“沉默殺手”卵巢癌,有望迎來這些創(chuàng)新療法!
被號稱“沉默殺手”的卵巢癌,病死率一直位居婦科惡性腫瘤的前列,2021年初,世界衛(wèi)生組織國際癌癥研究機構發(fā)布的數(shù)據(jù)顯示,2020年全球卵巢癌患者新增人數(shù)達31萬,死亡人數(shù)也高達21萬......
卵巢癌的高病死率給醫(yī)學界帶來了沖擊,但也正因如此,世界各地的研究團隊更鉚足了干勁加快研發(fā)的步伐!近年來,無論是在卵巢癌的藥物研發(fā)上,還是生物標志物、新療法、新靶點的探索上,都有了許多不錯的進展。
一起了解卵巢癌治療領域的研究進展吧~
快訊一:鉑耐藥將迎來新希望
化療一直是卵巢癌的有效治療手段之一,但有不少患者會產(chǎn)生耐藥,從而導致病情進展,因此出現(xiàn)鉑耐藥的患者,由于后續(xù)有效治療方案有限,大多有較差的預后。
8月16號,黏著斑激酶(FAK)抑制劑IN10018獲得美國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FDA)的快速通道認定,該藥主要適用于鉑耐藥卵巢癌患者?,F(xiàn)有的臨床數(shù)據(jù)顯示,IN10018聯(lián)合化療在鉑耐藥卵巢癌患者中具有顯著的協(xié)同抗腫瘤效果。
或許患者們對于“快速通道認定”并不理解,其實就是FDA認為IN10018抑制劑具備解決未滿足的臨床需求的潛力,因此FDA將在早期介入指導,讓該藥物在研發(fā)過程中少走彎路,以加快整個研發(fā)進程,讓患者盡快接觸到該藥物。
除了這一喜訊之外,新藥IMGN853在8月2日已獲國家藥監(jiān)局批準進行中國關鍵性單臂臨床試驗。IMGN853是全球一個針對葉酸受體陽性卵巢癌的抗體偶聯(lián)藥物,用于治療葉酸受體高表達的鉑耐藥卵巢癌患者。
IN10018抑制劑的快速通道認定和IMGN853臨床試驗的獲批,都意味著它們與患者們“見面”的日子指日可待,這些新藥物也有望填補卵巢癌晚期鉑耐藥的治療缺陷。
快訊二:新的生物標志物將助醫(yī)生一臂之力
卵巢癌之所以死亡率較高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是源于早期臨床癥狀不顯著,且缺乏有效的診斷指標。在2021年7月的《Cell》學術雜志中有一篇關于ADP-核糖的研究,該研究發(fā)現(xiàn)了卵巢癌的致命弱點和新的生物標志物。
W.Lee Kraus博士認為,在探究癌細胞為什么會放大基因、提高蛋白質水平或上調關鍵的細胞通路的同時,這些問題也為我們提供了癌癥的致命弱點。若從以上問題入手,將這些變化阻斷,就有殺死癌細胞或抑制其生長的可能。
基于Kraus博士的這個想法,其團隊發(fā)現(xiàn),卵巢癌具有獨特的NMNATs(一種轉移酶)表達模式,與非癌性卵巢組織相比,卵巢癌患者有較高的NMNAT-2水平,而NMNAT-2能夠控制細胞質NAD+的水平,NAD+通過PARP-16來支撐核糖體蛋白的單核ADP-核糖基化(MARylation)過程,從而促進卵巢癌細胞的增殖。
根據(jù)這一機理,該研究確定了單核ADP-核糖細胞和NMNAT-2能夠作為卵巢癌的潛在生物標志物,而這也可能有助于臨床醫(yī)生判斷患者的反應是否良好。Kraus博士也指出,若是有PARP-16抑制劑的出現(xiàn),將有效阻斷單核ADP-核糖體的作用,進而抑制卵巢癌細胞的增殖。
雖然目前還沒有正在進行臨床試驗的PARP-16抑制劑,但一些醫(yī)學團隊正針對PARP-16的特異性進行著開發(fā)和探索,相信將會在不久的將來聽到關于它的好消息~
快訊三:老藥新用,卵巢癌將迎來新療法?
說起耐藥,除了一些對鉑類化療產(chǎn)生耐藥性的患者之外,還有部分患者會對PARP抑制劑耐藥。6月17日,一篇發(fā)表于《Nature Cancer》學術雜志上的論文為PARP抑制劑耐藥患者帶來了喜訊:他們發(fā)現(xiàn)新生霉素對PARP抑制劑耐藥的卵巢癌細胞有效。
其實在早時,新生霉素是用于治療感染的香豆素類抗生素,但隨著更強而有效的抗感染類藥物的相繼問世,新生霉素逐漸退出了人類疾病治療市場,轉向農(nóng)業(yè)和水產(chǎn)養(yǎng)殖業(yè)領域發(fā)展。然而近年來,又重新返回到醫(yī)學界的視野之內......
研究團隊發(fā)現(xiàn),新生霉素的作用靶點,是DNA聚合酶θ,而攜帶BRCA1/2突變基因的腫瘤細胞在生長和存活過程中恰巧依賴于DNA聚合酶θ。
因此,該研究證明了新生霉素能夠通過抑制DNA聚合酶θ的活性來達到殺滅腫瘤的效果,并且發(fā)現(xiàn),攜帶BRCA1/2突變基因的腫瘤細胞在對PARP抑制劑耐藥后仍能對新生霉素敏感。
該結論雖是在小鼠模型中得到的初步結果,但研究團隊計劃于今年開展新生霉素治療卵巢癌的I期臨床試驗,試驗結果會是如何呢?患者們敬請期待~
快訊四:這些新靶點或將拯救卵巢癌!
在前年的一項研究中發(fā)現(xiàn),卵巢癌化療失敗的原因可能是由于耐藥腫瘤干細胞缺乏可靶向作用所導致的?;诖耍黄l(fā)布于8月13日的論文,里面提示了腫瘤干細胞可能是根治卵巢癌的潛在靶點。
該研究表明,卵巢癌干細胞標志物CD133的水平高低,可以起到預測患者生存期的作用,而CD133的表達與卵巢癌的不良預后及化療耐藥性的增加密切相關;其余卵巢癌干細胞標志物如CD24、乙醛脫氫酶1、CD44、CD177、上皮細胞粘附分子,同樣是卵巢癌耐藥治療的重要作用靶點。
近日還有研究發(fā)現(xiàn),Wnt通路是一條高度保守的信號傳導通路,當它被異常激活時,則與腫瘤的發(fā)生發(fā)展有著密切的關系,因此Wnt通路也為卵巢癌的臨床治療提供了新思路。而Wnt通路中也有著潛在的卵巢癌治療新靶點,如DKK1、CGX1321、Wnt974等等。
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或侵犯您的版權,請聯(lián)系我們,我們將在及時修改或刪除內容,聯(lián)系郵箱:marketing@360worldca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