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子刊:“復旦腫瘤”邵志敏團隊再取進展
2024年3月9日,復旦大學上海腫瘤中心邵志敏團隊在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發(fā)表題為“Neoadjuvant–adjuvant pertuzumab in HER2-positive early breast cancer: final analysis of the randomized phase III PEONY trial”的研究論文,發(fā)現在早期或局部晚期 HER2 陽性乳腺癌患者中,無論手術時間如何,PEONY的臨床獲益程度和可接受的安全性證實了新輔助/輔助帕妥珠單抗、曲妥珠單抗和多西他賽治療的風險比的積極獲益。
研究背景
人表皮生長因子受體 2(HER2)靶向治療的可用性極大地改變了 HER2 陽性早期乳腺癌患者的預后。在化療中加入曲妥珠單抗可改善病理完全緩解 (pCR) 率和長期生存率。然而,大多數患者沒有達到 pCR,其中近三分之一的患者會在 3 年內發(fā)生疾病復發(fā)。帕妥珠單抗和曲妥珠單抗雙重阻斷 HER2 已被證明在治療 HER2 陽性早期乳腺癌方面比單藥曲妥珠單抗更有效。APHINITY 研究(NCT01358877)表明,在標準輔助治療中加用帕妥珠單抗可顯著改善侵襲性無病生存期(DFS)。雙重 HER2 阻斷明顯增加了 HER2 陽性乳腺癌的腹瀉頻率,但不會增加心臟不良事件(AE)的發(fā)生率。
NeoSphere(NCT00545688)是第一項II期研究,通過在HER2陽性的早期、局部晚期或炎性乳腺癌的新輔助曲妥珠單抗-多西他賽治療方案中加入帕妥珠單抗來改善pCR率。盡管 NeoSphere 隨訪 5 年后的無進展生存期和 DFS 顯示出較大且重疊的置信區(qū)間(CI),但 pCR 的主要終點仍得到支持,表明加用新輔助帕妥珠單抗對長期結局有潛在益處。然而,患者沒有接受帕妥珠單抗輔助治療。
因此,進行了隨機、多中心、雙盲、安慰劑對照的 III 期PEONY試驗 (NCT02586025),以比較在亞洲 HER2 陽性早期或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中加用帕妥珠單抗與曲妥珠單抗和多西他賽的療效、安全性和耐受性。據我們所知,PEONY試驗是該人群在新輔助和輔助治療中首次將帕妥珠單抗加用于曲妥珠單抗的隨機III期研究。牡丹試驗達到了其主要終點:根據獨立審查委員會的評估,添加帕妥珠單抗導致總pCR(tpCR)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和臨床意義的改善,tpCR率與NeoSphere相似。預先指定的敏感性分析和亞組分析的結果與意向治療(ITT)人群的主要終點分析結果一致。
研究結果
本研究,我們報告了終的長期療效(次要終點:無事件生存期、無病生存期、總生存期)和安全性分析(中位隨訪62.9個月)。患者(女性;n=329;隨機分配2:1)接受新輔助帕妥珠單抗/安慰劑聯(lián)合曲妥珠單抗和多西他賽,然后輔助5-氟尿嘧啶、表柔比星和環(huán)磷酰胺,然后帕妥珠單抗/安慰劑聯(lián)合曲妥珠單抗,直到疾病復發(fā)或出現不可接受的毒性,時間長達1年。帕妥珠單抗組的五年無事件生存率估計為84.8%,安慰劑組為73.7%(風險比0.53;95%置信區(qū)間0.32-0.89);5年無病生存率分別為86.0%和75.0%(風險比0.52;95%置信區(qū)間0.30-0.88)。安全性數據與已知的帕妥珠單抗安全性一致,除腹瀉外,各組之間通常具有可比性。局限性包括缺乏 ado-trastuzumab emtansine 作為殘留病灶患者的選擇,以及次要、長期療效終點的描述性。PEONY研究中臨床獲益的程度和可接受的安全性數據證實了新輔助/輔助帕妥珠單抗、曲妥珠單抗和多西他賽治療 HER2 陽性早期或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的風險比的積極獲益。
長期療效終點 EFS 和 DFS 的 Kaplan-Meier 圖
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或侵犯您的版權,請聯(lián)系我們,我們將在及時修改或刪除內容,聯(lián)系郵箱:marketing@360worldcare.com